views, comments.

微信读书

元数据

必然(KK三部曲·展望)

  •  必然(KK三部曲·展望)|200
  • 书名: 必然(KK三部曲·展望)
  • 作者: 凯文·凯利
  • 简介: 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KK 的最新力作。 这不是一本科技著作,也不单纯是一本思想著作,而是一个人倾尽心力为未来30年人类命运做的一次掐算。 读过《失控》的人都知道,凯文·凯利说对了此前的30年。你愿意相信他所猜想的后30年吗?
  • 出版时间 2016-01-01 00:00:00
  • ISBN: 9787121272394
  •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高亮划线

[作者序]

  • 📌 回想起来,我认为在计算机与电话线连接之前,计算机时代并没有真正到来。相互孤立的计算机是远远不够的。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计算机接入电话线并与之融合为强壮的混合系统,计算的深远后果才真正展开。

    • ⏱ 2023-10-27 12:49:20
  • 📌 我所说的必然是另外一种形式。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朝往某种特定方向。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决定科技发展动态的物理原理和数学原理会青睐某些特定的行为

    • ⏱ 2023-10-27 12:51:01
  • 📌 我们处于飞速的变化中;我们发明新事物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教化”这些新事物的速度。今天,一项科技问世之后,我们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才能对其意义和用途建立起社会共识

    • ⏱ 2023-10-27 13:00:11
  • 📌 我在本书中所谈及的数字领域中的必然是一种动能,是正在进行中的科技变迁的动能。过去三十年里塑造数字科技的强劲浪潮还会在未来三十年中继续扩张、加强

    • ⏱ 2023-10-27 13:00:34
  • 📌 任何禁止的做法最多只能暂时有效,从长远来讲则违背了生产力的发

    • ⏱ 2023-10-27 13:01:52
  • 📌 睁大眼睛,以一种警醒的态度来拥抱新科技则要有效得多

    • ⏱ 2023-10-27 13:02:15
  • 📌 我在本书中的意图是揭示数字变化的根基所在。一旦洞察,我们就不用采取对立的态度,而是可以因势利导

    • ⏱ 2023-10-27 13:02:21
  • 📌 我们也会认识到,基于所有制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虚拟现实正在成为现实;我们也无法阻止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改进和创造新的商业,从而抢走我们现有的工作。这或许和我们最初的动机相悖,但我们应当拥抱这些科技的再造和重组。只有与这些科技协作而非阻挠,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取到科技所要给予我们的。

    • ⏱ 2023-10-27 13:02:39
  • 📌 随着高科技的注入,汽车会变成一种运输服务

    • ⏱ 2023-10-27 13:03:56
  • 📌 无论这辆车是无人驾驶汽车,还是可以由你驾驶的私家车,这种运输服务生来具有灵活性,它可定制,可升级,可联网,而且可以带来新的便利。鞋子同样不再会是成品,而会成为塑造我们双脚的无尽流程。即便是一次性的鞋子,都会成为服务,不再会是产品

    • ⏱ 2023-10-27 13:04:06
  • 📌 特定的技术流程会倾向于特定的产出。比如说工业流程(蒸汽机、化工厂、水坝)会倾向于人体所不适应的高温和高压;而数字科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应用)则倾向于大规模廉价复制。工业流程对高温/高压的偏好促使制造的场所离人们越来越远,并向大规模、中心化的工厂演变,这种演变与人类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因素无关。而数字科技对大规模廉价复制的偏好也同样独立于国家、经济和人类意愿,并使科技转向了大规模社交;这种偏好的背后是数字比特的内在特性

    • ⏱ 2023-10-27 13:05:41

第1章 形成 Becoming

  • 📌 我已经60岁了,但我最近才有所顿悟: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我知道一般来说,这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所有事物都在缓慢地分崩离析

    • ⏱ 2023-10-27 13:08:44
  • 📌 我们的工具越复杂,就越需要(而不是越不需要)我们的照料

    • ⏱ 2023-10-27 13:09:08
  • 📌 在升级工具这件事上,我曾经是个吝啬鬼(毕竟眼前的工具还能用,为什么要升级它?),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换新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升级了这个东西之后,你忽然需要升级那件东西,紧接着又得因此把所有的东西全升级一遍。

    • ⏱ 2023-10-27 13:09:25
  • 📌 但是,我们的个人科技产品正变得更加复杂,变得对外围设备更加依赖,变得更像有生命的生态系统,推迟升级的行为也就随之变得更加具有干扰性。如果你拒绝进行不断的小升级,那么积累起来的变化会最终变成一项巨大的更新,大到足以带来“创伤”级别的干扰。所以,我现在把升级看作是一种卫生措施:只有定期升级,才能让你的科技产品保持健康。

    • ⏱ 2023-10-27 13:09:40
  • 📌 持续不断的升级对科技系统来说至关重要,重要到这已经成为主流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部分软件应用中的自动功能。而在这背后,机器也将会更新自己,随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这一切循序渐进,所以我们不会注意到它们正在“形成”。我们把这场进化当作了平常现象。未来的科技生命将会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功能不再一成不变,默认设置荡然无存,菜单变成了另外的模样。

    • ⏱ 2023-10-27 21:57:59
  • 📌 我会为了某些特殊需要打开一个我并不会每天都使用的软件包,然后发现所有的菜单都消失了。

    • ⏱ 2023-10-27 21:58:04
  • 📌 无论你使用一样工具的时间有多长,无尽的升级都会把你变成一个菜鸟——也就是说,你会变成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在这个“形成”的时代里,所有人都会成为菜鸟。更糟糕的是,我们永远都会是菜鸟,并永远因此保持虚心。

    • ⏱ 2023-10-27 21:58:10
  • 📌 未来,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全力避免掉队的菜鸟,永无休止,无一例外。原因在于:首先,未来30年中,大部分可以主导生活的重要科技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面对这些科技,你自然会成为一个菜鸟

    • ⏱ 2023-10-27 21:58:51
  • 📌 如果我们诚实的话,就必须承认,技术元素之所以不停升级和持续变化,有一方面就是为了让我们魂不守舍。就在不久前的某一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没有手机的话,第二天就活不了了。但在10年以前,这种需求却会让我们目瞪口呆

    • ⏱ 2023-10-27 22:01:35
  • 📌 现在,网速一慢,我们的脾气就见长,但在以前,在我们还很“纯真”的年代里,我们对网络一点想法也没有。

    • ⏱ 2023-10-27 22:01:45
  • 📌 但新事物还是源源不断地被我们发明出来,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欲望,新的向往,新的需求,也在我们的思绪里挖出了难以填满的新的沟壑

    • ⏱ 2023-10-27 22:03:29
  • 📌 “新”,但“新”总是转瞬即逝,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中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满足感因此不断从我们的指尖溜走

    • ⏱ 2023-10-27 22:03:38
  • 📌 但我还是庆幸。庆幸科技元素带来了永无止境的不愉快。我们与动物祖先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仅满足于生存,还要疯忙着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欲望。正是这种不满足触发我们创造,推动我们成长。

    • ⏱ 2023-10-27 22:03:46
  • 📌 不在心中制造待以填补的缺憾,我们就无法拓展自己,更无法拓展我们的社会。

    • ⏱ 2023-10-28 19:45:43
  • 📌 反乌托邦和乌托邦都不是我们的归宿;我们的归宿会是“进托邦”(protobia)。更准确地说,我们已经到达了进托邦。

    • ⏱ 2023-10-29 17:26:06
  • 📌 进托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是一种进程。在进托邦的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虽然变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它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也是一种温柔的进步。进托邦中的“进”(pro-)来自于“进程”(process)和“进步”(progress)。这种微小的进步既不引人瞩目,也不鼓舞人心,极易被我们忽略,因为进托邦在产生新利益的同时,也在制造几乎同样多的新麻烦。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成功。而对今天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又会给明天埋下隐患。随着时间流逝,真正的利益便在这种问题与解决方案同时进行的循环扩张背后逐渐积累起来。自启蒙时代和科学发明时代以来,我们每一年的创造,都比我们每一年的破坏多出那么一丁点。

    • ⏱ 2023-10-29 17:26:50
  • 📌 而这少少的积极变化,积累数十年才能进入我们所谓的文明之中

    • ⏱ 2023-10-29 17:27:49
  • 📌 进托邦很难被人察觉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形成”。它是一种变化方式不断变化的进程。进托邦本身就在变化成别的东西。虽然要我们为一种形态正在转变的软进程(soft process)喝彩不太容易,但察觉到它还是非常重要的。

    • ⏱ 2023-10-29 17:28:02
  • 📌 今天,我们对创新的负面已经变得非常敏感,而且对过去种种乌托邦的承诺深感失望,以至于我们变得很难去相信一种进托邦的未来,哪怕它非常温柔,只是一种明天将会比今天前进一点点的未来。

    • ⏱ 2023-10-29 17:28:15
  • 📌 有些人接受了奇点理论信奉者们的展望,即从技术上讲,想象未来100年是不可能的。我们因此对未来盲目

    • ⏱ 2023-10-29 17:28:34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