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comments.

雷军称小米汽车正在试产爬坡阶段,定价是「有理由的贵」,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知乎

Omnivore

Read on Omnivore

Read Original

date_saved: 2023-12-26 09:17:28

date_published: 2023-12-26 09:17:28


Full Content:

雷军称小米汽车正在试产爬坡阶段,定价是「有理由的贵」,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已认证账号

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前夕,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开发文回应网友。 12月26日,雷军表示,小米首款汽车取名SU7,是因为SU是Speed Ultra的缩写。…显示全部 ​

关注者

420

被浏览

1,022,901

阳光下的沈同学

阳光下的沈同学

经济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 关注

9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小米对其定位是“驾驶性对标保时捷,智能化媲美特斯拉

据说是普通版本20万,高配35万

到时候看看具体什么情况,大家自然就知道是不是值得贵的定价

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么卷,新车层出不穷,想定位贵一点并不容易,确实是需要拿出真东西的

也是为小米28号的汽车技术发布会预热一波,让大家对小米汽车有很多期待

主要就是发布澎湃车机,智能驾驶,三电系统这些

挺有意思的是小米首款汽车SU7,因为实拍照片泄密这件事已经罚赔两家媒体600万

汽车还没有开始卖,小米就已经开始赚钱了

SU7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SU7、SU7 Pro、SU7 Max

有两个电池版本,容量分别为101kWh和73.6kWh

101kWh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800km、750km

73.6kWh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668km、628km

用的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电池

小米最终的目标是成为行业前五,所以应该是做好了长期扎根在汽车行业的准备

目前来看小米提供智能驾驶的技术,北汽提供造车技术

工厂是小米自建的,生产资质“借用”北汽集团

米还在继续申请独立的资质,可能就是等不及自己的资质下来所以先借用北汽

小米汽车的核心是智能驾驶,就和华为切入汽车行业的路子差不多,都是在软件方面入手赚钱

雷军之前提过小米造车自动驾驶将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2021年小米全资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深动科技在高精定位、高精地图和3D场景重建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布局

去年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

目前小米汽车的专利已经有申请上千项,近600项专利已获授权

涉及电机、车辆控制、电池、汽车结构、自动驾驶等汽车软硬件相关领域

看来智能汽车行业也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传统的油车企业不仅仅要面临电气化转型

还要在智能驾驶方面发力,过去的汽车行业王者可能要陨落一大批

雷军给小米汽车设定的终极目标是每年超过1000万台车的出货量,跻身汽车行业的世界前五

2024年的目标是要销售10万辆,后面的三年累计交付90万辆

这个目标是非常星辰大海的

小米汽车将由小米集团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工厂自行生产

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5万辆,2023年6月竣

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

明年上半年新车就会上市

小米从智能驾驶切入是比较聪明的打发

就是从软件端想办法赚钱,用系统+生态的方法来获得未来汽车市场的收益

和传统油车企业比在科技方面有优势

未来很多科技龙头企业也会切入这个赛道

目前大家最看好的是华为

现在汽车行业一下子就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行业一样

电气化+智能化让整个汽车行业颠覆

不管怎么说,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问题不大

因为电气化+造车方面是优势,智能驾驶方面可以自己投入,也可以和科技企业合作研发

传统油车企业是又要智能化,又要电气化,那压力就会比较大

科技企业为了切入汽车行业,前期投入也非常大

能不能把投入的钱赚回来不确定性很大

怎么说呢?

首先造出来的汽车要好开,在造车技术方面要求挺高,这个比大家想象的门槛高

然后是智能驾驶方面要安全,娱乐性也强,让大家感受到汽车的智能

这个是科技方面的壁垒

两者结合起来才会说未来消费者最喜欢的汽车

现在很多科技公司合作的那些代工厂,他们不一定有那么强的造车技术

并且成本也不一定控制的很好

就算在科技方面体验很好,汽车本身也很重要

科技企业要赋能代工厂,怎么让代工厂提高造车水平,并且控制成本

难度很大的,造车本身利润不高,需要成本控制的非常好

然后是动力电池方面赚钱,然后是软件方面赚钱

所以最看好的还是掌握了动力电池核心技术+造车水平高,成本低的企业

发布于 2023-12-26 14:17・IP 属地江西

​赞同 98​​37 条评论​收藏​喜欢收起​

逆铭

逆铭

手机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 关注

「有理由的贵」很正常,毕竟电车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的价格,电池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锂矿的价格,厂家的利润可以压缩,但是采购和生产成本不是你说减少就能减少的,所以从实际的角度说,大家想象中那种颠覆性的价格,可能不会出现。

小米虽然一直都以较低的毛利在卖手机,有时候甚至可以说不赚钱,但小米从来没说过自己亏本,或许有些小众限量版或者生产初期会小亏一些,但大众产品肯定是要有一定利润才能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开了这么多年公司,雷总对这肯定门儿清。

过往小米那些较为震撼的价格,都是在那些本来利润就高到不合理的行业。而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卷起来了,各家都在疯狂降价比拼价格,想要做到颠覆性低价,又要保证不亏本,有点不现实。

所以低价不可行,不如老老实实做好产品,做「有理由的贵」,对于后续小米的产品线布局,也是有好处的。

再来看看具体的产品,除了生态科技这样小米定下的独特标签以外,SU7的定位是C级高性能车,C级车在轿车之中属于比较高端的等级了,轴距一般在3米左右,整车看起来会比入门的紧凑车大不少,再加上高性能的配置,如果你客观来看,价格在25-35W之间是比较正常的。

至于汽车的具体配置,在技术发布会之前,我们只能通过海报和工信部曝光的配置来猜测和了解了。

图中的一体化压铸,我觉得应该是比较稳了,毕竟小米很早就展示了他们工厂的一体化压铸设备,还有73.6度的磷酸铁锂和101度的三元,也在工信部的信息那儿得到了确认,电池包根据海报,应该是CTB或者CTP设计,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案,其他猜测可以参考图片。

当然,汽车本身的配置和售价高度绑定,而小米SU7的卖点,估计会集中在科技和生态上。

生态这块,凭借小米近十年的耕耘,他们已经有了完善的个人设备生态,也有了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生态。即将到来的汽车,正是小米的人车家战略的最后一块版图,当这块版图拼上,小米的全部生态就正式合围。

到了这个阶段,汽车能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它自身的空间还有轮下的道路,而是将影响力扩展到生态下所有的智能设备之中。汽车可以智能判断你当前的需要,为你操控包括手机等个人设备,以及各种智能家居设备,让你的出行体验不仅局限于车内空间,而是拓展到你的所有生活空间中。

到了这时候,能怎么玩,就看你的想象力了。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想象力有限,我相信小米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在长时间的头脑风暴里也会产生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点子,到时候肯定会直接提供给大家。在澎湃OS的加持下,这些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场景都能被实现。

科技这块,我估计重点就是智能驾驶了。去年8月,小米就公布了自家研发的智能驾驶技术,虽然还在别的车上,但已经能做到脱离人的控制在复杂道路上行驶。小米本身就是做互联网和硬件出身,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壁垒不高,再加上又过了一年的研发,SU7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智驾体验,也值得期待一波。

总之,发布会明天就到了,一切的答案也会在明天揭晓。

一直有人说,小米造车的时间已经晚了,但我觉得,后发有后发的优势,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在混战的阶段,市场远远没有到只剩几个大玩家的程度,小米汽车这时入局,可以避开前辈们趟过的不少坑,再加上前所未有的生态,生存空间还是不小的。

根据历史经验,不论是先发还是后发,认真做好产品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市场不会管你做了多少年,只会看你的产品有没有该有的实力,来面对激烈的竞争。

至于结果如何,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发布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赞同 151​​48 条评论​收藏​喜欢

回望风逝

回望风逝

笔记本电脑等 2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 关注

雷总说小米汽车 SU7会有点贵,这个贵应该是和大家所预期的“19万99”相比,但同时雷总也提到了这个贵是“有理由的贵” ,那什么是“有理由的贵”呢?

我们不妨把时间退回到2020年,一台售价 3999-5999的手机贵吗?当然贵!但是有人说小米10贵吗?显然没有!甚至在各家竞品发布之后,大家都觉得小米10系列卖便宜了,如今小米10更是被捧上了“一代神机”的地位,很多“钉子户”在2023年的今天依旧在使用小米10系列。

为什么会一款堪称违背小米祖训定价的手机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第一是小米10系列在当时拥有着水桶级的产品力,它的堆料对得起这个价格;第二则是小米10系列同时还有着竞品,乃至未来几年竞品没有的亮点,比如它的音质;最后则是小米持续不断的系统更新以及稳定的售后保障,比如小米10系列也会更新小米澎湃 OS,比如小米售后经常有特价(99元以下)换电池活动,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小米10系列用户的使用体验。3年后再看,小米10系列就是“有理由的贵”的典型,去年的爆款小米13,以及今年首发破百万销量的小米14也是如此。

纵观小米的这13年,它一直是充当着行业“颠覆者”的角色。早年的1999小米手机1,后来的799元红米手机1,再到后来69元的充电宝、79元运动手环,乃至再后来的一众的米家电器、智能设备,他们都在用超高的配置和合理的售价一遍又一遍的击穿行业,把一个又一个领域从玄学拉回现实。

2011年小米宣布入局智能手机市场时,国内智能手机相关的制造业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地步,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山寨机横行。那时的华强北随便一个小作坊,只要两三个人,到处搜罗一些零件和联发科的主板,刷入安卓系统之后就能攒出一个台能打电话能上网的智能机,这么一个东拼西凑、没有三包的手机形状的玩意儿,在投入市场之后还能卖几万乃至十几万台。

在如此背景下,雷总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对国内的智能手机制造业进行了一次强整合,不仅为智能手机带入了“品牌”这一概念,同时也在2013年用价格更低、品质更好的红米手机打垮了山寨机。

而在2021年前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相关也呈现出了类似于2010年的状态,最大的特色便是“老头乐横行”,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市面上涌现出了不少以前见都没见过,或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入局造车。这些车不论是外观亦或者是配置相较于合资车来说都有着不小的竞争力,同时他们也都卖得还不错。

这些现象也侧面展现出了国内制造业从手机、家电这样的小件又上了一个台阶,已经发达到可以成功制造出汽车这样的大件了。其中新能源时代的扛把子“蔚小理”更是让国人树立了国产新能源的品牌观念,他们的销量以及对合资车市场份额的挤压也反应出了消费者对于国产汽车的接受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对于小米来说,此时入局便如同2011年小米手机一代那样,借助着国内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以及小米投资布局的相关企业,再加上国人对国产新能源汽车认同感的上升,能够解决诸多单凭小米一家公司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之前的采访当中,雷总还提到了“守正出奇”这四个字,这是小米汽车的方法论。

“守正出奇”取自《孙子兵法》,其含义是恪守正义,出奇制胜。如今“正”也可以指正路、正道。“守正出奇”在商业中也可以解释为“正道而行、守法经营,突破思维、出奇制胜”,简言之就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这四个字与其说是小米汽车的方法论,倒不如说是雷总经商多年的方法论,你不论是在早年的卓越、金山还是在如今的小米身上,都能看到这四个字的影子。

如今我们能看到,雷总所谓的守正,是要充分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使用行业成熟的技术,确保第一辆车做好;是要充分利用小米的生态链和投资的企业,将一切能调动的调动起来,将一切能团结的团结起来;是要投入3400名工程师和超100亿的研发资金,用行业内造一辆车所需的10倍的人力物力去打造小米汽车。

而如何出奇?则是要看12月28日小米汽车的技术发布会,看小米如何将汽车变成米家智能生态的一环,看小米如何将汽车变成智能家庭的延伸。

小米在昨天公布了一张汽车的X光图,我本身也不是学汽车工程的,但是我好歹也是有着近10年驾龄和20万公里里程的老司机(修车经验丰富),图中透露出来的一些配置和细节我都进行了标注。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我还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

在汽车的前部,我们能看到一个宛如“圣诞树”一般的三角形结构的加强梁。

通常汽车前部加强梁是与防撞梁结合,然后形成如图所示的方形结构。

比如上图的特斯拉拆解图,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特斯拉也是方形结构,而小米汽车却是将加强梁设计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稳定性更好、强度更高这个道理谁都懂,那为什么大家很少用呢?

答案是“集成度”。

因为这一道三角形加强梁的存在,不仅车子内部的电机、走线、冷却液箱、防冻液箱等等都要重新布局,同时留给他们的空间也越少,而且我们还不能忘记小米汽车可是有“前备箱”的。

我又用天眼查顺着小米汽车查了一下,在其中找到了这个三角形加强梁的实用性专利,真的牛哇!由此可见,小米汽车 SU7不仅有着不错的结构强度,同时有着非常高的集成度,这才只是一个加强梁,至于整车还有多少惊喜,我真的是充满期待,也难怪要单独开一次技术发布会。

小米汽车 SU7定位“C级高性能”,同时也有着小米10年积累下来的“生态科技”。在驾驶性等机械素质上,小米希望能媲美保时捷Taycan Turbo;在智能化上,小米希望能媲美Tesla Model S,同时小米还着业内所没有的丰富的智能生态。

最后引用微博上英短的一段话:“所以,小米造车反而应该多宣传#科技大厂生态造车#,强化生态属性和技术属性,强调生态,强调自研,自产,未来可控。操控性,驾驶感,圈速?不值一提的小优点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赞同 116​​1 条评论​收藏​喜欢


Highlights

小米对其定位是“驾驶性对标保时捷,智能化媲美特斯拉” ⤴️

用的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电池

小米最终的目标是成为行业前五,所以应该是做好了长期扎根在汽车行业的准备

目前来看小米提供智能驾 ⤴️

小米最终的目标是成为行业前五,所以应该是做好了长期扎根在汽车行业的准备

目前来看小米提供智能驾驶的技术,北汽提供造车技术

工厂是小米自建的,生产资质“借用”北汽集团 ⤴️

工厂是小米自建的,生产资质“借用”北汽集团

米还在继续申请独立的资质,可能就是等不及自己的资质下来所以先借用北汽

小米汽车的核心是智能驾驶,就和华为切入汽车行业的路子差不多,都是在软件方面入手赚钱

雷军之前提过小米造车自动驾驶将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